据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透露,5月13日,被誉为“葫芦娃之父”的胡进庆导演于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,享年83岁。新京报记者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证实了这个消息,对方表示正在为胡导准备讣告。

从70后到90后,谁的记忆里都有这样的台词:“妖怪,快放了我爷爷!”谁的记忆里也都有这样的一支歌:“葫芦娃,葫芦娃,一根藤上七朵花。风吹雨打,都不怕,啦啦啦啦。”

在动画片《葫芦兄弟》中,一根藤上结出的七个娃,大娃红葫芦力大无穷却有勇无谋;
二娃橙葫芦千里眼,耳听八方,却被妖怪刺瞎双眼、震聋双耳;
三娃黄葫芦拥有金刚铁臂,败在妖怪的软刀下;
四娃绿葫芦可任意吞吐烈火,却误饮冷泉酒,醉冻寒冰石;
五娃青葫芦惊涛骇浪,能吞饮千斤烈酒,与蛇妖打赌中计;
六娃蓝葫芦拥有隐身术,机智有计谋;
七娃紫葫芦被妖怪驯养得十分听话……
七个葫芦娃各有长短,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蛇妖。
葫芦娃的故事,陪伴了好几代人的童年。
听闻“葫芦娃之父”胡进庆离世的消息,国内网友当晚纷纷留言送别。有网友表示,“葫芦娃再也救不回他们的胡爷爷了”“小时候的美好回忆,大师一路走好”。
胡进庆曾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杰出艺术家之一,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专家。他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、中国动画协会原副会长,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杰出艺术家之一。

胡进庆于1936年3月生于江苏常州,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,随即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,曾参与35部影片的摄制。其他主要作品还有:《渔童》、《金色海螺》、《人参娃娃》、《强者上钩》、《淘气的金丝猴》、《草人》,等等。
1984年,胡进庆执导了唯美的中国水墨风格动画片《鹬蚌相争》。1986年,他奉献了中国动画的超经典之作《葫芦兄弟》,曾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-1987年优秀影片奖、第三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。而今“葫芦娃”仅次于“齐天大圣孙悟空”,被认为是中国版权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动画形象之一。

胡进庆同时也是中国剪纸动画创始人之一。他曾跟随万古蟾等动画泰斗共同创作研发了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《猪八戒吃西瓜》,后又发明了“拉毛”剪纸新工艺,从而摄制成功了水墨风格的剪纸动画片,极大丰富了中国美术电影的片种。

胡进庆曾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、“金鸡奖”、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“银熊奖”等一系列奖项。
主要荣誉:
1961年《人参娃娃》获得民主德国第4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。
1964年《金色海螺》获印尼第3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。
1979年《人参娃娃》获得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银质美人鱼奖。
1982年,导演的剪纸片《淘气的金丝猴》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。
1983年《人参娃娃》获得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·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。
1984年,水墨动画片《鹬蚌相争》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、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奖;联邦德国第34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;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6届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;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片电影节特别奖。
1985年,《草人》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。
1987年,《草人》获得日本岐山第二届国际动画电影节C组儿童片一等奖。
1988年,《螳螂捕蝉》获上海第一届国际动画电影节分组奖;日本广岛第三届国际动画电影节F组二等奖。
1989年,动画片《葫芦兄弟》(第三、四集)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-1987年优秀影片奖、第三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。
1990年《强者上钩》获得日本广岛第三届国际动画电影节E组一等奖。
来源:中外玩具网综合新华社、山西晚报、新京报等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