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图来样按需定做毛绒玩具,各种毛绒布艺公仔
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
热门搜索:毛绒玩具定做 毛绒玩具加工 毛绒公仔厂家 毛绒吉祥物定做
新闻动态 News
  • 【隔代养娃常见配:狼性老人+佛系爸爸?】
  • 标签: 毛绒玩具厂家 毛绒玩具定做    作者:毛绒玩具厂家 毛绒玩具定做    浏览数:0    时间:2018/11/8
  • 内容提要:毛绒玩具厂家 毛绒玩具定做
  • 毛绒玩具厂家  毛绒玩具定做


    核心提示:虽然隔代,但不隔心,这才是一个家庭里最宝贵的家风。
     01

    隔代养娃常见配:狼性老人+佛系爸爸
     
    最近,朋友和我抱怨说,女儿和自己越来越不亲了,什么事情都喜欢找姥爷。
     
     
    有一天晚上,1岁多的女儿从床上摔下来,哇哇大哭,姥爷闻声赶来,不分青红皂白,就对着朋友一顿吼,怪她没有看好孩子。
     
    原本已经哄好的女儿,听见姥爷呵斥妈妈,又哇哇大哭起来。
     
     
    不仅如此,女儿玩的时候要姥爷陪,睡觉的时候要姥爷哄,睡醒了第一个要找的人,还是姥爷。
     
    家里的大局,几乎都是被姥爷“掌管”,一言不合,姥爷就会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她。连自己想对孩子提点什么要求时,姥爷都得”垂帘听政“加“幕后指挥”。
     
    而爸爸呢?爸爸是家里最佛系的那一位,嘴上总是说,你觉得好就行,你爸妈觉得好就行,完全当自己不存在。

     

    来源
     
     
    就成了“老人尽全力,老公不出力,自己无能为力”的局面。
     
    02

    隔代养娃,老人只能帮忙,而不能代替
     
    关于隔代抚养的历史渊源,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远古人类。
     
    心理学教授艾莉森·戈普尼克在《园丁与木匠》中提到:人类的祖父母参与育儿,在动物界都是绝无仅有的。
     
    当孩子的需求到了一定的程度,帮助照顾同样携带自己基因的孙辈,就比自己多生几个孩子更符合进化的策略。
     
    儿童心理学也认为: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管理模式。

     
    在孩子0—3岁的成长阶段,需要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的稳定分工,老人来帮助带孩子,可以更让孩子拥有更全面的人格。
     
    如果能用发挥好这个优势,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,都是双赢。
     
    我认识一位宝妈,她的做法,让我相当佩服。
     
    她的女儿今年3岁,刚上幼儿园,乖巧懂事有礼貌,平时由爷爷奶奶接送,在家里的时间,由她自己全权负责。
     
    她说,在孩子3岁之前,是育儿的黄金期,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亲自带。3岁以后,孩子的各方面都理顺了,大部分时间也在幼儿园,就请老人来帮忙带,自己也能继续去上班。
     
    这位宝妈在怀孕的时候就规划好了。所以老俩口就在孩子3岁之前,身体还硬朗的时候,把退休后想玩的地方都玩了。

     
    爷爷奶奶也清楚地知道,孩子上小学后,家里准备再请个阿姨,老人就又解放了。
     
    她说:老人带孩子,是雪中送炭,而不是理所当然。
     
    03

    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,是教育老人
     
    有人说:父母能帮自己带孩子,已经是感激不尽了,怎么好意思对他们提要求呢?
     
   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,儿子刚会走路的那阵,总爱往草丛里钻。
     

    来源
     
    每次宝宝要去草丛里的时候,婆婆就会阻止他。我见状,就对婆婆说:“没事儿,小区的草丛有人打理,不会脏到哪里去的,让他去玩吧。”婆婆就反驳我:“里面全是泥巴,有虫子,还撒了农药,多危险呀。”
     
    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,我竟然无言以对。婆婆的心情可以体谅,但比起保护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,脏一点算什么呢?
     
    正面抗衡不妥,我只好耍了点小“心机”:买了和大自然有关的绘本,婆婆自然会给宝宝讲,还特意安排婆婆陪宝宝看小猪佩奇《泥坑》那一集。
     
    在出门前,给宝宝身上喷驱蚊水,一边喷一边对他说:一会儿去小花园里玩的话,撒上驱蚊水就不怕虫子咬咯……
     
    这哪里是对孩子说的,其实就是对婆婆说的呢。
     
    好在老人家很通情达理,明白了我的心思,儿子再去草丛中玩,她不再阻止了。
     
    有了孩子以后,做爷爷奶奶的,突然从为人父母变成了所谓的“老人”,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。
     
    所以这时候,就需要把对孩子的耐心,分给他们一半。

     
    你看,一件需要用讲绘本、看动画故事、还有反复叮嘱才能让孩子记住的事情,怎么能要求让老人马上转变呢?
     
    老人和孩子一样,也需要旁敲侧击、潜移默化的行动来影响。
     
    虽然隔代,但不隔心,这才是一个家庭里最宝贵的家风。
     
    04

    隔代养娃,成全的不仅是孩子,而是整个家庭
     
    想要隔代养娃顺顺利利,最好能尽早与家庭成员磨合好,统一教育方式。
     
    遇到问题时,孩子在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那里,都能得到方向一致的答案,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,才会更自信,更坚定。
     
    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,妈妈说:“现在不吃,就没有了,肚子饿的时候也不会有吃的了”;
     
    QQ截图20181108101135
     
    奶奶如果再过来插一句:“没事儿,宝宝玩一会儿再吃”;
     
    爸爸要是又过来说:“现在不想吃就算啦,下午饿了再吃”;
     
    宝宝到底该听谁的呢?
     
    这个时候,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该表现一致:不好好吃饭,就没有饭吃,找谁都没有用,饿几次,宝宝就会记住了。
     
    该怎样“教育”老人,才能与自己的观念达成一致呢?这里,分享三个小“心机”:
     
    1、多在家长群里传达自己期望的教育理念;
     
    有一次,公公在家里看言情电视剧,孩子也在,婆婆见状,就立刻阻止他,说:“网上都说了,孩子过早接触言情电视剧,容易性早熟,赶紧关了吧。”
     
     
    我突然想起来,前几天在家长群里发过一篇讲儿童性早熟的文章,里面提到过这一点,立马就被婆婆学到了。
     
    2、想改变老人的某个观念时,先改变孩子;
     
    婆婆之前一直不太赞成儿子学英语,她的想法是:中国话都还说不清呢,就要学外国话了?
     
    但在我的坚持下,儿子还是学会了几个单词,有一次,我让儿子给奶奶拿个苹果,问他,苹果用英语怎么说?儿子脱口而出:apple,又拿了几个水果问他,他都能对上号。
     
     
    婆婆见状,便打消了这个顾虑,后来也会主动给儿子放英文儿歌听了。
     
    3、在表扬孩子的时候,别忘了表扬老人。
     
    最近一直在给2岁的儿子听唐诗,突然有一天,发现他竟然能说出完整的一首诗了,我就随口夸赞他,转念一想,如果不是奶奶每天花时间去教他,他哪里会说这么多呢?
     
    我又对孩子说:快去谢谢奶奶每天的教导,奶奶辛苦啦。婆婆听见,立马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     
     
    有人说,配合得好的隔代抚养,就像一个最高配的团队,充实了老人,也解放了自己,成全的不仅是孩子,而是整个家庭。
     

    作者简介:荷风,一枚斜杠职场妈妈,喜欢探索有用的育儿干货。
     
    本文来源:中外亲子互动 · 公众号(ID: ctoy-family) 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创办的育儿学习互动平台,提供玩具试玩、手工教程;分享育儿经验、育儿趣事等内容。每月不定期有玩具派送等福利,记得关注喔~







    毛绒玩具厂家  毛绒玩具定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毛绒玩具厂家  毛绒玩具定做


毛绒玩具厂家毛绒玩具定做专业厂家--广州朗高玩具制品有限公司

毛绒玩具厂家

毛绒玩具定做


联系我们


咨询热线:18929988958

在线客服